中国继续教育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于博:
因此我请教了培训界的著名专家,我这一发疯,什么人都能见到,他给我一个回复说:谢谢于先生你的来信,没想到你跟清华陷入了如此深的纠葛。关于各高等院校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我也有所耳闻,不过,没想到清华也陷得那么深,现在的体制下这些问题必将长期存在,没有办法解决。我是找他找答案去了,我说咱不管他怎么样,你有好的,一公布出来,大家都照做不就完了嘛!他说这里头有非常复杂的利益纠葛,在利益的驱动下,没有太多人关心清华这个著名教育机构的声誉问题。但是我非常高兴的,他说了这句话“除非清华继续教育学院能改造成完全的独立法人治理结构。”咱说实在的,有一条就行呗!这招还是可以的。
第二就是文汇报的万润龙他提出一观点,我们国家像当初的政企分开似的,市企分开,现在应该是校企分开了,要不就容易把国家投入财政的拿出来做公益事业的,变相了换个管道,变成企业那份,他拿走了。
还有就是北大某培训机构的人士提出来的改良,我没获授权,我不敢说他是谁。但是他提出来改良确实有一些暂时的可行之计我认为挺好。为什么?他说搞学术班主任,清华退休一教授当班主任,他不负责生活的事,他不像现在的继续教育学院都是在外市找那些农村的大专生,小姑娘,你让她去研究课程设计,她只是说把别人的扒来了,扒来了之后怎么办呢?她怕人家发现,所以再改改,她就破坏了人家这里头的内在联系,人家这个授课群体是谁她不知道,人家为什么要设计她不知道,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容易把内在关系给打乱了。第二个,她没有这方面的师资,再找一些外行的照猫画虎,所以办这样。
还有,实质上清华一教员叫王艳的,我跟大伙儿说,这个王艳不是女孩,我现在已经见到几回了,并且聊完之后,他提供的一些内幕在网上大伙儿都能看到。只是说他又让我们给帮着找一些数据,最后他再写论文,论文据说已经写完了,收尾了,但是上星期我来,中午跟他通完电话,从此现在这孩子关机了。
还有一个清华教授,我上次来的时候,我和军平一起跟他聊了。他说对这种败类他们清华都清楚,当初清华是怎么回事呢?是有些人要退下来,没有地方去,还有一些家属需要安排,所以搞的专升本,所以这方面也不搞了,他根本没有师资。所以他说怎么办?这样情况下,只能是五年自然市场淘汰的。我说这不行啊,一个,浪费多少国家社会资源啊!第二个,他还有些人还慕名清华这牌子,买清华这牌子去呢,他也淘汰不了啊!管理一个企业必须要知识是不对的,我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并不是该学不该学的问题,而是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内容,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学绝对是应该学的。
我今年年初的时候,写了五个雷人的议案,其中一个就是关于继续教育的,我说我们国家30万亿的GDP,绝大多数都掌握在这些需要补充知识的,像我们企业界和政界这些人手里头。如果我们学的这些知识,回去真正能用上,为这企业能创造几个百分点,那就是上万亿啊!所以,学呢,你说再出去满世界飞,多累啊!你看本山这回,55万飞个遍,中欧、长江的,我都没参加过,我不评价,我想都有招。所以我想了中国继续教育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真就是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我认为这个可持续,清华的基业常青,所以有些人经常说:于博,那个是副部级单位,中央政治局常委有多少个是清华的,你看你是不跟他们作对啊?我说我没有那个意思,我说锦涛同志要如果知道他母校让人这么豁豁,他也得生气啊,他要知道给他们清除了,清华往后好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绝没有别的意思,我跟他一样爱惜清华。
柳传志提到的,他原先说的叫做“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这是一个企业基业常青的方法。如果清华继教要想往这么做,我认为他原先定的战略就是错的,他是为了筹集经费而挣钱,这是挣小钱,他再多挣就是抢钱了。他应该真正像高等教育法说的,拿出优质的教育资源与社会分享,因为他市场化的高端运作必然有巨大的回报。这是个果,而不能为了钱而钱,给我们上课的,重新开学的11个老师里头就1个是清华的,最起码不绝对控股,有6个老师,也得相对有4、5个清华的才对啊!第二个,搭班子。胡院长我见过,就像他的法律顾问说的,岁数太大,不光是身体知识也老化,再说他一直搞官场学术这块。还有那个崔副院长,我们重新开班也见过他。所以我说这胡崔两位院长真应该休息了,真就是应该重新搭个班子,明白商业化运作或年轻化的队伍。再一个就是带队伍,再有建体系,一个企业的基业常青,就像我似的,我说我死了它还能在,这是一个体系运转的事。当然这个我们没有过多的品头论足,我认为这个话题应该是呼吁全社会进行探讨的主题。这个事应该是清华做,甚至是教育部做,只是他们现在都忙,没跟我一起做。所以当初我想过,我说我搞一个山寨版都行,但是出来方案人家不采纳那也白搭。所以呼吁全社会一起去想出一个方法能让清华的继续教育、中国的继续教育基业常青,这是我的一个理想,也是我的一个奋斗目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