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第12785630位访客
登录  
  Text/HTML  
关于提请国家规范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议案
 
我国继教市场的规模虽然只有几百亿元左右,但参加培训的人员已达百万人次以上,并且终身学习应是这个社会绝大多数管理者的生活内容之一。这些人大多数是企业、政府、社会各界的精英,他们掌握着我国30万亿GDP的相当一部分命运,如这些人的素质、能力能更好的提高,工作成果就会提高,如效率、效益提高几个百分点,就会为社会多创万亿资产。
因国家财力有限,在继续教育方面国家不能再继续投入,并且这些精英也能负担得了这些费用,应进行市场化运营,但如何进行规范化运作是值得研究的。我国的现状是明白教育不明白商业的人在搞市场化运营,这好比药厂的人在看病,而没让医生来看病,结果可能再好的药因不对症而浪费,最主要的是也害了想学的人,更不要说还有东郭先生、游医、卖假药的等了。所以国家在这方面应让懂市场化运营的人做主导,而不是让明白教育的人进行市场化。打个比方说,奥运会以前就是个赔钱项目,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美国商人优伯斯被美国政府招到麾下,承揽了这个任务,从84年起奥运不单会继续完成他的使命让人类向更高、更远、更快的目标冲击,还把他变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赢利项目。
其实我国品牌化运营的教育项目很多,外国的经验也不少,运用他们相对成熟先进的商业模式、体系,装入清华、北大这些名牌老酒,强强相配,一定能让这些老树开出新花。即现阶段我国的继教规模已经够大,当内部自己经营达到规模时从成本的角度也不需要外包了。更何况承包的短视,承包的不好管理,最主要的是外包后自己核心竞争力,这东西在操作层面因承包合作的公司不听话,执行力也差,现阶段我国的继教事业的管理者应重新定战略,重新搭班子,带队伍,建体系,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向社会招,搞自营。当自营成功达到多赢后可研究上市或特许加盟,低成本扩张,这些才是可持续发展挣大钱之道,一家之言不足为据,尤其在清华、北大继教的旗舰都病入膏肓的情况下更应慎重。请组织各界参加研究,快拿出方案,进行试点,校正后推广。那样我国的继教事业就能达到多赢的目的,我国站在世界民族之林之巅的梦想就会更早的获得机制上的保障。
 打印     
Date » 01 七月, 2025    Copyright 2007 by My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