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原创: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总裁学员”中了名师的毒! 上了清华的当?)
转载此文章网站:新浪、新浪新闻中心、网易、解放网、东方网、天益、西部网、海都资讯网、高中生网、沈阳网、平顶山新闻网、中国三楚传媒网、大学生校内网、楚天都市报、苏辛工作室、豆瓣网、张敏的博客、南怀谨论坛、华律网、贵州信息港、网上看报、安徽新闻网、网上读书园地、三明时代网、信网、烟台培训吧、福清海口中学、展现网、网上读书园地茶社转贴、中国西部网、中国兰州网、中国企航网、廊坊新闻网、环球英语网校、傲雪网络、文化中国、重庆损害赔偿律师在线、三江潮、复兴论坛、中国商讯网、热点新闻播报、DAX论坛(私企老总状告清华大学招生欺诈)
中国经济网、兰格钢铁(有色金属炉料公司老总状告清华大学招生欺诈)
四川在线、天涯社区("总裁学员"状告清华大学招生欺诈索赔10万)
苏州新闻网、琅琊区司法局网、中华快讯、澳门教师人才网、农民进城打天下博客、云南教师人才网、深圳培训吧、扬州网、长赤九义校、千禧网100、胶东在线、沈药大院、金黔教育、冷水滩新闻网、教育城、嘉兴在线(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被诉名不符实 遭索赔10万)
广西新闻网、好好网、台海网、第一家政、今日高邮、南国红豆、车城热线、趣海网、信江在线、第一调查网(私企老总状告清华大学招生欺诈)
辽宁培训网、搜狐新闻网、中国宁波网、宁夏信息港、东北新闻网、365前程网、大河网、品牌世家、中国经济网、温州网、东北教育网、国际信用监督网、中安在线、黄河新闻网、星岛环球网、mingling的博客 、呼和浩特在线(沈阳私企老总状告清华大学招生欺诈 索赔10万)
华商网、百灵网、cctv复兴论坛、中华管理论坛(私企老总状告清华招生欺诈 课程被外包给个人)
中国吉林、邯郸新闻网、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东阳新闻网、聚友网湘鸿公子的空间(清华钓鱼,愿者上钩)、新华报业网(状告清华“总裁研修班”拷问了什么?)
河南省教育网、中国青年网、价值中国、商都法律网、周口市教育局(清华大学被诉招生欺诈 招生广告上说的名师一个没见,私企老总状告清华索赔10万元)
台海网论坛(清华办班挂名师“羊头”卖的什么“肉”)、评网
求学网、中国大学生网(清华大学光明正大欺诈学生)
总裁中了名师的毒!学员上了清华的当?
沈阳私企老总状告清华大学招生欺诈并索赔10万,北京法院前日开审此案
王明夫、阎学通、彭剑锋、林毅夫、胡鞍钢、郎咸平……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师,吸引千万身家的老总于博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总裁研修班”。但至今课程过半,这些专家学者却无一在课堂上露面。前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于博状告清华大学以欺诈手段招生一案。于博要求清华大学按照招生简章的承诺延请名师授课,并赔偿损失十万元。本案没有当庭宣判。
案件经过
心动 听有名师 学费掏了3.7万
于博是沈阳博宇有色金属炉料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作为一名千万身家的私营企业老总,随着事业的蒸蒸日上,他决定给自己“充电”。
今年初,网上的一则招生宣传吸引了他:清华大学开办“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总裁研修班”,招生对象为“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及其他决策层领导,政府领导”,能“使企业家了解和掌握现代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筹划的知识与方法”。更让于博眼前一亮的是,该班罗列的主讲老师:王明夫、阎学通、彭剑锋、林毅夫、郎咸平等各个领域顶尖专家。
于博称,正是这些主讲教师让他决定报名入学。今年1月14日,在缴纳了3.7万元学费后,于博成为清华大学第28期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总裁研修班的一名学员。
失望 课程烂 名师一个未见
总裁研修班为期一年,每两个月教4天课。1月17日第一次上课,于博就发现,原先承诺五六十人的小班增加到一百多人,课程设计、授课案例等也都毫无章法。更让学员们气愤的是,上了这个研修班,经常收到以清华大学老师名义打来的电话,推销其他课程。
对这一切,于博起初选择了忍耐。但5月15日,课程已近半,宣称的著名学者依旧一个未见,再加上对授课内容不满,研修班的学员们爆发了。“师资素质低下、课程整体设计随意改变、授课案例老旧……”于博说,这些都与招生宣传严重不符,清华大学存在欺诈行为。学员们推举于博等四人为代表,向总裁研修班的组织者、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项目中心主任张中朝老师提出交涉,要求对研修班兑现承诺。
愤怒 清华大学的课程被外包给个人?
遭到张中朝多次推诿后,学员们于5月16日找到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院长助理陈肖庚。陈肖庚说,这个总裁研修班并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项目,而是外包给了张中朝老师。5月17日,陈肖庚代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向总裁研修班的学员们道歉,并宣读了一份书面答复:对授课内容与招生承诺严重不符的问题,尽快安排课程进行补偿,并重新“聘请学界和业界有影响力的师资为学员授课”。陈肖庚同时称,清华大学已经将总裁研修班的管理权从张中朝手中收回,交由继续教育学院金融培训中心主任秦宝波老师直接监管。
为此,部分学员选择了退费退学。而于博等留下来的学员发现,学院接管后,总裁研修班的授课更加混乱。“他们请的仍然不是招生时承诺的一流学者,教授讲课没有条理性。”再次交涉未果,于博将清华大学告上法院,要求清华大学兑现招生承诺,并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十万元。
庭审实录
公证过的招生承诺 清华毅然否认
前日在法庭上,于博表示,清华大学严重违背招生承诺的欺骗行为,浪费了他的大量时间和金钱,十万元的补偿要求,只是为了惩戒清华大学的欺诈行为。
然而,面对经过公证的招生宣传,清华大学的代理人宣称,主讲老师“王明夫、阎学通、彭剑锋、林毅夫、郎咸平等”这些内容,并非发布在清华大学的官方网站上,所以这些承诺不能代表清华大学。
对此,连主审法官都疑惑地问:“学员的学费是否打在清华大学的账上?”
为证明清华校方确实知道内情,于博当庭播放了5月16日学员们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院长助理陈肖庚老师交涉时的录像。
于博的代理人、北京海铭律师事务所邬宏威律师表示,目前各个大学开办的很多培训项目非常混乱,都是以名校名师的招牌收取高额学费后,随便糊弄学员,希望本案能够成为一个标本。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记者分别电话联络了清华大学的陈肖庚老师和秦宝波老师,他们都表示,此事既然已经进了法院,就等待法律的公正裁决。
根据此文台海论坛季建民作出时评
清华办班挂名师“羊头”卖的什么“肉”
季建民
王明夫、阎学通、彭剑锋、林毅夫、胡鞍钢、郎咸平、钟朋荣……正是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师,吸引千万身家的老总于博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总裁研修班”。但至今课程将尽,这些专家学者无一在课堂上露过面。昨日下午1时,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于博状告清华大学以欺诈手段招生一案(见12月2日《成都商报》)。
清华大学好一个响当当的名牌大学,而这则招生广告上的清华大学,非是真正的清华大学。这则打着清华虎皮的招生广告,只不过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给张中朝老师个人承包项目。在教育市场化的今天,清华大学是否真的到了需要用卖名维持生计的地步。
等到报名的学员开始学习时,才发现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师,不过是这则招生广告利用的道具。学员们不仅没有见到这些名师,这个“总裁研修班”的教学水平,更为参加学习的学员所诟病。“师资素质低下、教学班型和课程整体设计随意改变、授课案例老旧、教员拉关系为自己做宣传、教学服务质量低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就是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的教学水平。
清华大学这所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学,这所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文人才、自然科学人才和治国之才的大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迷失了方向。这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的大学,这样的“厚德”却远不及“脸皮的厚度”。即使清华大学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把这个“总裁研修班” 项目承包给个人,难道清华大学就连一点监管的职能都不需要尽了吗。
在“总裁研修班”的学员强烈要求下,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表示,将重新“聘请学界和业界有影响力的师资为学员授课”。陈肖庚还称,清华大学已将研修班管理权从张中朝手中收回,交由该院金融培训中心主任秦宝波直接监管。然而学院接管后,学员发现“总裁研修班”的授课更加混乱。
就是这样一个骗人钱财的研修班,依然还在继续招生。那些被其列为名师的王明夫、林毅夫、郎咸平等一流专家的名字,依然出现在新的招生简章里。而对于目前一塌糊涂的第28期总裁研修班宣传为“成功”、“一致好评”。中国的名牌大学不是靠优秀的师资水平吸引人,不是靠良好的教学质量来培养人,而是靠忽悠人来扩大影响。这样的打着名师旗号的研修班,不知道他们到底卖的是什么肉?
解放网对此文发表评论
私企老总状告清华大学招生欺诈
总裁研修班课程竟由私人承包
2008.12.08 A04版:新闻 稿件来源:报刊文摘
据《成都商报》12月2日报道,12月1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于博状告清华大学以欺诈手段招生一案。于博要求清华大学按照招生简章的承诺延请名师授课,并赔偿损失十万元。
于博是沈阳博宇有色金属炉料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今年初,网上的一则招生宣传吸引了于博:清华大学开办“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总裁研修班”,招生对象为“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及其他决策层领导,政府领导”,而主讲老师则是林毅夫、胡鞍钢、郎咸平等一批经济等领域的顶尖专家。这些名单让他最后下定决心报名入学。今年1月14日,在缴纳了3.7万元学费后,于博成为清华大学第28期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总裁研修班的一名学员。
然而从1月17日第一次上课,于博就觉得不对劲。原先承诺五六十人的小班授课,竟然一下子增加到一百多人。且不说授课老师并非网上承诺的著名学者,连课程设计、授课案例等都毫无章法、随意改变。
在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交涉过程中,学员们吃惊地发现,这个总裁研修班并非继续教育学院的项目,而是外包给了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项目中心主任张中朝个人,作为个人承包项目,自然要追求利益,选择课时费便宜的学者。交涉未果,于博愤怒地将清华大学告上法院。
于博的代理人、北京海铭律师事务所邬宏威律师表示,目前各大学开办的很多培训项目非常混乱,希望本案能够成为一个标本,“为了清华大学的名誉、为了中国继续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为了广大企业精英不再上当受骗。 ”
新华报业网对此文发表的评论
状告清华“总裁研修班”拷问了什么
新华报业网 2008-12-03 12:10:16 [发表评论]
拥有千万身家的企业老总于博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总裁研修班”,然而课程将尽,却没见过一位知名学者上过课。12月1日下午,北京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于博状告清华大学以欺诈手段招生一案。于博要求清华大学按照招生简章的承诺延请名师授课。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12月2日报道)
在名不符实的办班上,清华大学做得委实不厚道。王明夫、阎学通、彭剑锋、林毅夫、胡鞍钢、郎咸平、钟朋荣……正是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师,吸引全国各地的老总们慕名而来,纷纷报名参加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却不得不扫兴而归。原因是招生广告上的这些专家学者无一在课堂上露过面。更让参加者伤自尊,促使他们一咬牙一跺脚诉诸法律的是清华还一直感觉良好,将“总裁研修班”宣传为“成功”、“一致好评”,继续欺骗新的企业。
打官司者的话更值得注意。昨日在法庭上,于博拿出自己上千万元的纳税凭证,作为自己十万元的索赔金额的依据。于博表示,清华大学严重违背招生承诺的欺骗行为,浪费了他的大量时间和金钱,作为年销售收入十亿元集团公司的总裁,浪费一天就是给国家造成数十万元利税损失。那么,不禁要问,既然上一天课,要减少数十万元国家利税,又何必非得报名参加“总裁研修班”?这个班能为老总们带来什么样的“利好”?
近年来,有三拨“镀金潮”成为公众诟病。一拨是官员拿党校文凭,“不必国家统考”、“不必上课”、“不必做作业”、“不必写论文”、“不必个人掏钱”,由枪手代劳的“党校镀金”。一拨是国企老总“名校镀金”,不用自己掏腰包,名师指点名校洗礼,拿了证书,身价倍增,日后的履历上又多了一个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得酒得菜,多有面子!还有一拨是政府为民营企业老板埋单上名校镀金。不管是哪一拨,权力渗透痕迹清晰可见,说白了,就是“权力经济”为官员和老总往脸上贴金,它的弊端不仅仅助长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种种名校“研修班”,还可能形成恶性循环,掌握权力与掌控经济的官员老总们坐地独享教育资源,从而造成社会领域内更大的不平等与不平衡。
清华钓鱼,愿者上钩。期待这场状告清华的官司能带来警示,让名校“总裁研修班”回归理性,也让老总们珍惜国家和人民的财富,安下心来学些为国分忧,为民解愁的真本领。 梁江涛
侨报 对此发表的文章
不见名师 老板状告清华大学欺诈
来源于2008年12月2日侨报
【本报讯】王明夫、阎学通、彭剑锋、林毅夫、胡鞍钢、郎咸平、钟朋荣……正是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师,吸引千万身家的老总于博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总裁研修班”。但至今课程将尽,这些专家学者无一在课堂上露过面。
《成都商报》报道,12月1日,沈阳民企老板于博状告清华大学以欺诈手段招生一案在北京开庭审理。于博要求清华大学按照招生简章的承诺聘请名师授课,并赔偿损失10万元(人民币,下同)。
于博称,除了授课老师并非招生广告上承诺的著名学者,这个总裁研修班的课程设计、授课案例都毫无章法、随意改变。
学员们曾找到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院长助理陈肖庚。陈肖庚称这个总裁研修班并非继续教育学院的项目,而是外包给了个人。作为个人承包项目,自然要追求利益,选择课时费便宜的学者。
本案没有当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