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第12784663位访客
登录  
  详细内容  
此文章原创:海南日报
转载此文章的网站:中国网和平论坛五行传媒博客

 

杀猪的大学生还是少点为好
正 言
  在我曾经居住的湖南,“杀猪”还有另一层意思,即欺客宰客。无良小贩见面时常互问“今天杀到猪没?”
  而近日,“杀猪”一词似乎也在高校成了热门话题。先是拥有千万身家的企业老总于博,状告清华大学以欺诈手段招生,未按照招生简章的承诺请名师授课,再有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的合作方———“北京大学变革管理与领导潜能开发高级研修班”项目负责人张家麟,认为北大培训中心并没有完全履行合同的约定,只是盖章收钱,自揭继教市场内幕将北京大学告上法庭;后又有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接受采访时,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发表看法:“只要我们不用精英教育的观念看待大学生就业,就不存在就业问题。”“有个大学生杀猪,就炒作开了。大学生为什么就不能杀猪了?”
  对于自认为被清华、北大“杀猪”的两个老板,笔者哂然一笑———经历了世间的尔虞我诈、见惯了商海上勾心斗角的老板们,怎会轻易栽倒在刚初步产业化的教育的刀口之下?但是对于那些辛辛苦苦前往高校求学的学子,笔者却一点都乐不起来。毕竟,贫困大学生缴不起学费、还不起贷款的事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今年不是还有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巫小宾卖了一万斤橘子才凑足学费的报道吗?
  究其原因,无非是产业化的高等教育俨然已经成了“杀猪”的场所,仅以每年的学费为例,早就从20多年前的“毛毛雨”冲破至现在的6000元大关,甚至更高。再算上衣食住行的费用,读大学俨然成了高消费。教育部数据显示:一个大学生每年的费用平均高达1.2万元至1.5万元。还有一份对上海家庭教育成本的调查数据称,大学阶段的教育支出在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占到了52%,有25%的学生因为家庭负担不了上大学的费用而不愿再升入大学。
的确,有机会进大学并顺利毕业对相当部分的孩子而言,已经成了一种奢望。但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实现了这种奢望之后,却有一个声音告诉他及其家人:“孩子,就是杀猪也无妨”,换作我们自己,当是怎样的感受?
当然,通过养猪、杀猪致富的为数不少,其中也颇有大学生的身影,抛开畜牧专业的不讲,就有北大才子陆步轩卖猪肉并出了本书《屠夫看世界》轰动全国,有成都理工大学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钟运兵养猪赚到40万元第一桶金,有山东经济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生王超养猪“养”进中央电视台《致富经》节目……
  对这些大学生猪倌,笔者很是钦佩,其创业精神、其吃苦品质都让人赞叹。但钦佩之余,笔者还是颇有些感慨:毕竟,不少大学生属“被迫”入行,他们的读书贷款还未能还清……
  不由得让人想起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院士的教育理念“不跟风,不盲从,按科学规律办事”来。朱院士认为中国科技大学的使命就是培养国家尖端的科学技术人才,是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水平,而不是扩招提高学生的人数。在学费上,该校也是能低就低,甚至比一些普通高校的学费还要低。同时还通过奖学金、助学金等渠道,将一半的学费返还给学生。据新华社报道,这所高校建校以来,没有一名大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 
  原来如此!怪不得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未听过中国科技大学出了杀猪大学生的新闻,反倒是听说自该校1958年创办至今,从这里已经走出了34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了!
 

评论(0)  |  阅读(14513)  |  发表于 15:34



返回
杀猪的大学生还是少点为好

在我曾经居住的湖南,“杀猪”还有另一层意思,即欺客宰客。无良小贩见面时常互问“今天杀到猪没?”

Written By: boyu boyu
Date Posted: 2009/12/28
Number of Views: 14511
    
Date » 01 七月, 2025    Copyright 2007 by My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