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第12784916位访客
登录  
  详细内容  

此文章原创:新华网(北大清华为何身陷“培训门”)

转载此文章的网站:CCTVcom中国教育新闻网(北大清华该如何反思“培训门”)、中国经济网阿里巴巴人民网四川视窗人民网江西视窗搜狐评论凤凰资讯世界经理人文摘(北大清华跳出“培训门”不要在自己的脸上抹黑了)、荆楚网新华网安徽频道中网资讯无为论坛华龙网新华网(新华社区大江网天涯社区

 

新华社:北大清华为何身陷“培训门”

2009年02月26日 00:00:30  来源:新华网

 
220,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一桩针对著名高校的诉讼案:北大研修班项目负责人张家麟,状告北大在合作过程中不履行审查考核责任,“盘剥”合作方,要求北大赔偿47万余元。在此之前,清华大学总裁班“培训门”一案是近来舆论的焦点之一。两个案子,一个问题——收费不菲的名校培训班,实际情况究竟如何?(225《人民日报》)
          看到名校“培训门”,使人联想起关于牛津校门的典故:国人总喜欢在标志性的大学校门处留影纪念,而这在牛津大学却是一件难事,因为牛津没有校门,原因是“牛津不需要用校门来证明其存在”。没有校门的牛津以其宽容的姿态赢得了世人尊重,相比之下,北大和清华却因为一道无形的门——“培训门”而身陷窘境,不知北大清华会做何感想?
    作为国内最知名的两座高等学府,北大清华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更汇集了大量优秀的教育资源,其金字招牌的诱惑力是巨大的,因此才带动了一批相关教育产业——总裁培训班。然而,短短数十天的集中培训,究竟能教授多少知识很难预料,但能给主办方带来多少真金白银却清晰可见——据资料显示,2007年各主要高校继续教育(不包括MBA教育)盈利情况为:清华大学6.9亿元;北京大学5亿元;中国人民大学3亿元;浙大和南开同是过亿元的大户……    
    巨大的利润带来了巨大的动力,由此也衍生了庞大的群体——在北大资源东楼二层不长的楼道里,竟有大大小小数十家办公室。如此花样繁多、旨在收费的“培训班”,即使身为北大清华中人,恐怕一时也难辨真伪,何况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普通人群。
    大学作为高尚灵魂和独立自由精神象征的象牙塔,被人们视为坚守信仰的最后堡垒。但是在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之下,这座堡垒显得如此岌岌可危,乃至于越来越多的名校对经济利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人再次想起了1996年牛津大学否决沙特富翁捐款340万美元建一所“世界级工商管理学院”的提议,校监们的理由是:有着古老传统的牛津大学应该远离沾满铜臭味的教育。牛津大学校长柯林·卢卡斯认为:“大学应该促进经济发展,但这并不是大学真正的价值所在,大学更要推广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知识的传播。”扪心自问,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名校培训班中,又有多少旨在推广价值观念、致力于知识的传播呢?    
    蔡元培有句名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当北大清华相继陷入“培训门”之后,确实有必要反省一下自身的做法——大学是否应与世俗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不仅是为了捍卫学校声誉,更是为了捍卫独立自主的学术精神,千万不要再让人在自己的脸上抹黑了。
作者:赵志疆
 

评论(0)  |  阅读(14526)  |  发表于 15:00



返回
新华社:北大清华为何身陷“培训门”

2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一桩针对著名高校的诉讼案:北大研修班项目负责人张家麟,状告北大在合作过程中不履行审查考核责任,“盘剥”合作方,要求北大赔偿47万余元。在此之前,清华大学总裁班“培训门”一案是近来舆论的焦点之一。两个案子,一个问题——收费不菲的名校培训班,实际情况究竟如何?2月25日《人民日报》)

 
Written By: boyu boyu
Date Posted: 2009/12/28
Number of Views: 14522
    
Date » 01 七月, 2025    Copyright 2007 by My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