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第12784799位访客
登录  
  详细内容  
此文章原创:人民日报(名校培训班 叫人看不懂)

转载此文章的网站: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新华网(叫人看不懂的名校培训班)

中国经济网商都新闻中心东北网新浪招生思训网学府教育徐州教育培训书艺公社辽宁热播我的简历网21CN吉林大学盈速教育杭州罗云律师网山西科普网学信校园视频培训网教育新闻网美术论坛我的培训吧青年职业促进网中国大学生在线巴中网(北大清华均因“研修班”被告 收费不菲教育打折)

中华网科学网大河濮阳网中国网中网资讯青海新闻网南海网(叫人看不懂的名校培训班)

中青在线湖南教育在线清华同方学堂河南省教育网 、胶东在线深圳热线教育频道漳州教育信息网(高校名校培训班 让人看不懂)

中思网山东泰山网前沿网(名校培训班叫人看不懂:北大、清华的“铜臭味”)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北大、清华均因“研修班”被告)

达成快讯中国文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人民网天津视窗中国教育网经济参考报晋城市福瑞尔金属炉料有限公司广西招考网荆州新闻网MBAzone中学联(北大清华均因"研修班"被告 收费不菲教育打折)

 

 

  名校培训班 叫人看不懂

220,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一桩针对著名高校的诉讼案:北大研修班项目负责人张家麟,状告北大在合作过程中不履行审查考核责任,盘剥合作方,要求北大赔偿47万余元。
  无独有偶。同样是在海淀法院,同样是针对著名高校的诉讼,不到1个月前,清华大学总裁班培训门案件一审结果公布。
  两个案子,一个问题——
  收费不菲的名校培训班,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在张家麟的案件之前,清华大学总裁班培训门一案是近来舆论的焦点之一。两案虽无直接联系,但带给人们的是同一个疑问:收费不菲的名校培训班,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于博,沈阳市某贸易集团的董事长,20081月交了3.7万元学费后,成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第二十八期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总裁研修班的学员。开班后,于博发现,招生广告中承诺的林毅夫、郎咸平等多名专家学者均未到场授课。而且,原定60人的小班增肥170人的大班,教学组织管理混乱、授课时间严重不足。
  于博觉得受了欺骗,与校方交涉未果之后,200810月,他向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清华在招生中进行虚假宣传,研修班质量严重下滑。因为于博提供的招生宣传的网页资料,不是从清华大学及其继续教育学院正式的网站上下载的,清华否认与这些网站存在合作关系。鉴于无法证明清华在招生过程中进行了虚假宣传,牛年伊始,一审判决结果出来,于博败诉。不过,记者获悉,于博已经上诉。
  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站第二十九期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总裁研修班的招生广告上,记者见到,培训费为人民币3.9万元,课程体系为12个模块加4个讲座,开课时间为20081120—23日;而在中清企业培训网等网站,同为这一期研修班,招生广告列的课程大纲为15个模块,开课时间为20081218—21日,授课老师一栏更是详细列举了清华、北大等许多高校的知名教授。
  与于博不同的是,张家麟曾与北大保持过较好的合作关系。
  200512月至200712月,张家麟担任北大医学部在职教育培训中心EMBA高级研修班的特聘教师。他也曾担任过北大培训中心授课老师。20078月,北大培训中心主任张玫玫找到他,希望与他合作办班,并在当年11月与他担任股东的北京华人东瑞健康科技公司签约,双方合作举办北京大学变革管理与领导潜能开发高级研修班。东瑞公司在北大资源东楼租用办公室,以合作项目组的名义开始招生。
  516日,变革管理班第二次授课,由于师资安排的问题,项目组与北大培训中心发生严重分歧。随后的几个月中,双方在授课教师安排、教室租用、教学设备使用、合作费用支付以及退还保证金等问题上争执不断,最终导致关系恶化。
  培训蛋糕食者众多——
  名校培训班,最核心的是利益分成?
  只要有名校授权就是真的培训班,而真的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品质?张家麟认为,都是高额利润闹的!这也是高校合作办班秘而不宣又尽人皆知的秘密。
  双方合作最核心的是利益分成。变革管理班的合作协议规定:如果招生人数达到45人,所收学费按如下比例分配:甲方(北京大学培训中心)占60%,乙方占40%;如果低于45人,乙方坚持开班,所收学费甲方视具体情况要高于60%。实际上,张家麟只招到了27名学员,最终,北大培训中心收取学员学费的72%,张家麟获得剩余的28%。每名学生的学费是3.28万元,算下来,北大培训中心共分到63万余元,张家麟得到24万余元。
  另外,按照协议,北京大学培训中心承担教师讲课费用,但上限为一天6000元,超过部分由合作方承担。在张家麟看来,6000元远不够请教师的费用。据他介绍,北大和清华总裁班,因有学校品牌效益,教师的授课费用一般为6000元到1万元;北大清华院长级的教授,一天8万元左右;为数不多的几位知名经济学家,一天竟达10万元。上过电视的明星学者更贵,有的两小时就要6万元。
  名校将培训课程外包给合作方,合作方为了追求利益,自然会请价格便宜的老师,这就可能出现于博那个班的现象。” 张家麟表示,他为变革管理班请的授课老师,价格基本上都在1万到1.5万之间。我们找的都是国内一本院校的博士生导师。张家麟说,为此,他已经赔了30多万元。
  张家麟透露,与校方合作的利润降低了,一些合作方就会组织同学会、联谊会、国外考察团等,或者为学员订机票、宾馆,从这些外围附加值中挣钱。
  外包办班,层层提成——
  高校继续教育,是否只是收钱和盖章
  张家麟的办公室在北大资源东楼二层。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着几张办公桌和一些简单的办公设备。据介绍,这间办公室的租赁费为每月4000多元。虽然价格较贵,但仍有很多北大合作方在此办公,因为有品牌效应在这里有个依托
  220日,记者在资源东楼二层看到,不长的楼道里,竟有大大小小数十家办公室,北达教育、某某科技,有的甚至只有编号。在名校周边都有一批靠推广大学课程生存的公司,张家麟说,与清华、北大等名校合作的公司,估计有百家以上。
  所谓招生的工作,大多是一些电话业务公司来做。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项目代理人与电话业务公司之间达成某种默契,高校培训班之间互换往届学员通讯录和注册登记资料,群发短信、传真、邮件、电话。实际上我们的公司主营科技,有教育培训的业务,但从未有过此类经验。” 张家麟自曝家底。
  为什么名校的各种培训班会出现这样的乱象?
  原因在于这些高校根本没有履行审查的义务!” 在张家麟出示的合作协议中,记者看到,北大培训中心负责审核学员资格审定教学方案审查师资人选考核并发结业证书实际上这4项义务,北大培训中心没有做到一项。在张家麟看来,对方做到的只是收钱和盖章
  张家麟还透露,在培训班项目外包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再次外包的情况。培训机构会通过网站、小包工等途径拉拢学员,每招进一名学员,培训机构就会给小包工几千元的提成。从而出现了培训班小班改大班,甚至是几期学员混合上课的情况。
  虽然是在那所大学校内上课,但是上课的老师并不是那个学校的。这个班实际上就是挂靠在那个学校下面的。一名曾经参加过名校研修班的学员说,整个培训没有经过任何考核,最后,所有学员都拿到了结业证。     
  220日,记者致电北大继续教育部部长郑学益。郑表示对张家麟起诉一事并不知情。至于张家麟说的是不是事实,郑学益说:现在外地,不方便接受采访。记者追问何时回来,对方挂断了电话。 
 


评论(0)  |  阅读(16376)  |  发表于 15:16



返回
人民日报刊登:名校培训班 叫人看不懂

2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一桩针对著名高校的诉讼案:北大研修班项目负责人张家麟,状告北大在合作过程中不履行审查考核责任,“盘剥”合作方,要求北大赔偿47万余元。无独有偶。同样是在海淀法院,同样是针对著名高校的诉讼,不到1个月前,清华大学总裁班“培训门”案件一审结果公布。

Written By: boyu boyu
Date Posted: 2009/12/28
Number of Views: 16458
    
Date » 01 七月, 2025    Copyright 2007 by My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