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第12785044位访客
登录  
  详细内容  

此文章原创网站:卫金桂的搜狐博客卫金桂凤凰博客卫金桂新浪博客新浪论坛

转载此文章的网站:搜狗大话教育说吧全民新社会陈凡尘的博客新浪大话教育

2009-02-12 | 于博告清华是非常有价值的公共作为

 

于博告清华是非常有价值的公共作为

      于博状告清华大学,内举实例若干,笔者不是当事人,不敢武断其真伪。但是,稍微对中国大学各类培训班有所了解的人,相信不会有人彻底否定他所举出的事实。

      于博的行为令人惊喜,起码在以下方面具有非凡的意义。

      首先,对规范办班秩序有好处。

      教育不是自由市场,承载着维护社会形象和价值标准的任务,以及社会责任感。教师的言行,学校的管理方式和导向,是保持社会健康发展的最后阵地,而当今的各种培训班,却经常以实际行动对其瓦解。于博所列举的各种现象,不论他所就读的班级是否如此,但多年来在各种教育机构程度不同地存在,确实是大学和文凭教育声誉堕落的重要原因。如果建立不起优良的教风、学风和办学传统,规范办学秩序无疑是空话。于博的反抗警示这些大学,即使在官员和老板中,依然有不怕丢脸皮和拿不到毕业证的愣头青,做事需要适当收敛,不然就可能在社会上名誉扫地。

      其次,有利于遏止高校浑水摸鱼侵占公款和个人财产。

      启用不同的教育教学资源,主办方付出的成本有很大差别。比如,不同校舍;不同职称和学历、名望、水平的教师;旅游参观提成、不同的伙食标准,等等,里面颇有作弊空间。笔者虽不了解清华办这个班时的具体情况,但就一般情况言,对于老板和官员进修班,办班方在经济收益方面的期望值比其他班为高,乃众人皆知的事实。普遍认为,这类群体好面子,花公款,不在乎与不好意思在乎费用,便在招生简章上极力描述其优势,等到进了圈套,又尽量降低标准。许多学员高高兴兴进来,骂骂咧咧出去,学校得到实惠,继续为寻找欺骗对象奔波。遏止这样的班级,不仅利于反对学术腐败和教育腐败,也是保护公共和个人财产无谓流失的举措。

      第三,有利于建立法律解决教育纠纷的良好机制。

      学生和学校的关系历来不平等,培训班的规则更是学校临时性的霸王协定。但许多办学机构连霸王协定也不践行,动辄以教学管理和专业特点等需要为名,漠视或剥夺学员正当权利,使其敢怒而不敢言,无法言。比如以租不到房屋为由降低居住标准;从社会上聘请廉价老师充数;组织游山玩水和过多参观活动提成、减少有效教学时数等,都是最普通的手段。多少年来,因为几乎没有于博这样的“逆子”,办班机构安然无恙挣钱,如今突然杀出个这样不怕不及格;不怕扣文凭,不怕鉴定写得不好,胆大包天跟学校过不去的,会让清华吃惊和愤怒,别的大学应该感到侥幸:幸亏于博没有就读自己那里。既然于博认识到自己状告清华具有主要的社会意义,不如继续和清华对簿公堂,把列举的各项作为起诉证据,将案情过程在媒体上适时公布,让公众评判和甄别。不论输赢为谁,都有助于高校办班责任和义务的清楚厘定,为双方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提供参照。至于清华所谓的“严正声明”,在笔者看来没有任何说服力和意义,而仅仅是一面之词。

 


评论(0)  |  阅读(8342)  |  发表于 16:16



返回
于博告清华是非常有价值的公共作为

于博状告清华大学,内举实例若干,笔者不是当事人,不敢武断其真伪。但是,稍微对中国大学各类培训班有所了解的人,相信不会有人彻底否定他所举出的事实。

Written By: boyu boyu
Date Posted: 2009/2/16
Number of Views: 8360
    
Date » 01 七月, 2025    Copyright 2007 by My Website